我縣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,加強歷史文化保護,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(fā)展。
完善保護機制。健全非遺保護傳承工作機制,構建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體系,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工作,對縣域非遺資源進行挖掘、整理、記錄和建檔。截至目前,全縣共有四級非遺名錄24項,“霍邱柳編”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
建立傳承隊伍。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摸底、申報、評審認定等工作,新增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4名。設立4處非遺傳承保護基地,鼓勵傳承人收徒傳藝,累計培育非遺傳承人42人,其中國家級1人、省級2人、市級21人、縣級18人,市級傳承群體1個。
拓寬傳播渠道。廣泛開展非遺進校園、進社區(qū)、進鄉(xiāng)村活動,舉辦非遺展演展示體驗活動6場次、服務群眾5000余人次。推進非遺傳承與學校教育融合,開設泥塑、剪紙、柳編等非遺教學,其中省級非遺項目《臨淮泥塑》在縣內5所中學職高開班授藝,每月培訓學員超2000人次。
推進融合發(fā)展。堅持文旅融合,開展文化強縣建設行動,在臨淮崗景區(qū)打造淮河文化園,設立淮河農耕民俗館、臨淮泥塑藝術館和柳編文化博物館,展陳物件8000余件,每年吸引游客2萬余人次。深化非遺項目與產業(yè)融合,積極發(fā)展柳編產業(yè),培育柳編工藝生產規(guī)上企業(yè)2家,今年出口額已達260萬美元。